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学实务 > 调研成果
深度解读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两市三区”法院法治保水合作机制
作者:徐昊  发布时间:2022-10-20 14:47:56 打印 字号: |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密云法院紧紧围绕区委工作大局,坚决扛起保水政治责任,统筹推进全流域司法协作,与河北承德中院、张家口中院、怀柔法院、延庆法院共同签署《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两市三区法治保水司法协作框架协议》。


一、司法协同,凝聚跨流域法治合力  

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素有“燕山明珠”之称的密云水库汇集了来自潮河和白河两条河流的泱泱碧水。从密云水库溯源而上,跨怀柔、经延庆、绕承德、至张家口,两市三区法院因水结缘,戮力同心共担护水责任。

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希望大家能再接再厉、善作善成,继续守护好密云水库,守护好首都的绿水青山。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重要回信精神,在总书记重要回信两周年之际,密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优势作用,牵头“两市三区”法院共建协作平台,推进三地涉水司法信息畅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构建全流域执法司法新格局。





二、十个约定,搭建全方位合作平台  


协议围绕水资源、岸线资源等重点保护领域,在开展生态司法研究、探索大要案协同处理、加强环境风险防控、推进司法事务协作等十个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1共同打击环境资源违法犯罪活动。充分发挥刑事司法的打击作用,建立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机制,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严重破坏环境、破坏水库生态的行为,予以重点打击。

2加强环境资源民事审判合作。对涉及矿产、林场等环境资源保护相关的物权、合同及侵权案件审慎审理,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裁判的重要因素予以综合考量,实现当事人权利救济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3开展环境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环境禁止令等制度实践的联合研讨,支持环境公益组织作为诉讼主体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探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衔接的实践路径。

4联合开展跨区域恢复性司法实践。积极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联合创新修复手段,适时联合签发补植令、修复令,督促被告积极主动修复受损环境。

5建立要案会商机制。对重点疑难案件,就案件事实、定性等方面共同商讨措施与解决办法,为办案过程中涉及的专业技术问题、政策规定等专业性问题提供有效解决路径。

6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定期通报查处、移送、办理环资案件情况,通报新出台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工作措施。定期交换内部刊物、工作动态、调研成果等资料。

7加强司法事务协作。完成跨区域代为送达、调查、保全、采取民事强制措施及协助开庭等审判工作。在执行文书送达、被执行人查找、财产调查等工作中互相协助。

8共建环资审判共享专家库。联合聘请在环保等相关领域有专业特长和知名度的专家人才,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具体决策提供参考意见,对重大疑难复杂环境资源案件中涉及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提出咨询意见。

9开展法治保水联合调研。就相关课题积极向最高院、中国法学会等进行联合申报,推动形成能够指导审判实践的高质量调研成果。

10建立新闻宣传协作机制。结合环资审判实践,深度挖掘案例资源,打造精品案例,共同开展“以案释法”,形成强大的新闻宣传通联工作合力。





三、三项机制,形成多层次保障体系  


为确保跨流域司法协作机制有序运行,“两市三区”法院经过反复磋商研讨,最终制定了日常沟通、联席会议、经费保障三项机制,推进信息畅通、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构建全流域执法司法协作新格局。

一建立沟通联络机制。明确指定各院的牵头院领导、牵头部门和联络员,具体负责沟通联络、信息通报等相关事宜,形成畅通的交流合作渠道。

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密云水库流域法院联席会议,及时研讨制定项目活动计划,确定党建、调研、学术讨论等基本合作意向,推进年度合作计划实施。

三加强经费保障支持。对合作所需经费进行合理规划和预算,就各方合作项目予以积极、适当的支持,确保合作项目能实现落地见效。




四、共同期许,打造一体化协作格局  

一库两河,两市三区,守护密云水库全流域生态环境是沿岸百姓的共同期许。

法治保水司法协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既是密云法院探索多主体、全方位法治保水工作的有效尝试,也是推行全流域法治保水共建共治格局的有力举措,更吹响了全流域司法协作的冲锋号,凝聚起预防、打击、保护、修复“四维一体”法治保水工作的强大力量。

密云法院将以此次协议的签订为契机,持续加强“两市三区”法院的通力合作,打造司法资源共享、环境问题共治、协调联络共商的保水新格局,为密云水库全流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责任编辑:新闻舆情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