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无小事,细致显真情。安全检查岗在副组长吴迪带领下,由三名正式干警和二十三名聘用制法警组成。作为法院与人民群众接触的第一道窗口,担负着安全检查、接待引导的重要任务。安全检查岗始终恪守初心,忠诚履责,用平凡的坚守构筑警民和谐,以暖心的故事铸就忠诚担当。

1
以人为本 执法传递温情
通过创新思维和工作模式,打破群众对安检原有的“冷、横、硬”的旧印象,树立“严格、细致、文明、高效、便捷”的新形象。提出“四点”工作法,即“微笑多一点、语言礼貌点、工作主动点、解释热心点”,深得来院群众好评。设立便民物品寄存箱,方便携带过多物品的群众寄存。创建“两个帮”机制,鼓励备勤法警主动走上青年文明先锋岗,“帮群众引导、帮岗位多劳”。

日常执勤过程中,经常有群众带孩子进入法院,面对一些确有困难的群众,本着便民服务的原则,安全检查岗的干警充当起了“临时妈妈”的角色。一边及时联系法官沟通相关情况,一边引导群众优先通过安检避免滞留。有的当事人更是在安检时将孩子直接送到了执勤干警的手中。作为两位孩子的妈妈,安检法警曹振不止一次对当事人说:“孩子交给我,您放心接受安检”。一个小小的举动,自然而又真切,传递着群众对我们的信任,也散发着我们对群众的温情。
2
夯实本领 团队共同成长
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好效果,充分考量安检岗位现状,从内部提升入手,精准发力,突出实效。重点突出“文明执法”理念,召开安检岗位责任意识谈心谈话会,举办安检基础理论知识比赛,开展手持金属探测提速培训、人包分流技术讨论、安检文明用语交流、处置安检场所缠访闹访经验交流等活动,努力提升安检法警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

在一次安检执勤过程中,一名当事人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并伴随剧烈抽搐,同行人员找到安检法警寻求帮助。安检法警迅速启动预案,上报情况,前往处置。在与同行人员沟通后,了解到当事人患有间歇性癫痫,安检法警立即按照应急培训要求,帮助当事人就地平卧,将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通畅,解开衣领防止痰液误入气管,密切观察情况并疏散围观群众,维护现场安全。随后当事人恢复意识,安检法警又将其搀扶至休息区,为其提供饮水和纸巾。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该名当事人的精神状态逐渐好转。临出门前特意来到安检岗位,向安检法警表示感谢。突发事件的成功解决离不开日常千百次的演练,人民群众的笑容洋溢更凸显出执法水平和理念的提升。

3
自查自改 加速自我革新
为适应安检工作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提升文明执法水平,安检岗位始终运用“自查”方式,多措并举,自我督察、限时整改。司法警察大队与安检法警签订“文明执法承诺书”,岗位设置青年文明先锋岗督察员,负责管理、监督、反馈执法过程和效果。确立早晚例会的“三正”制度,即“正衣冠、正言行、正心态”,确保安检法警以最好状态上下班。提出“中、晚两净”要求,即上班前、下班后清扫安检场所,检查安检设备,整理办公用品,清查暂扣的违禁物品和相关单据,确保当天工作有序完结,有效消除安全隐患。实现了人民群众满意,法院干警放心的良好效果,为法院司法事业提供更加安全坚实的保障。

丝丝入扣动民情,时时真情暖人心。安全检查岗在履职过程中不但做到恪尽职守,同时也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律的温度。从一件件小事入手,化解执法刚性与服务群众之间的矛盾,以更严格、更快捷、更安全的方式树立文明窗口新形象,让老百姓舒心进门来,安全放心去,为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