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苑文化 > 法官文学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作者:李丽涓  发布时间:2015-06-11 09:13:53 打印 字号: | |
  初次接触《平凡的世界》还是中学的时候,哥哥从朋友那里借来这本书读,我就在他不看的时候翻看几页,后来哥哥读完,我就拿来读,但可惜的是看了一半左右,他的朋友催还,我就没能看完。也许是因为我没有特别强烈的欲望把他读完,本身我并非一个酷爱读书的人,我并没有想方设法弄到这本书并读完,这一放就是十几年,但好在我一直对他念念不忘,忘不了里面的少安、少平,忘不了书的开头少平最后去吃那两个黑面窝头的情形。

  前一段时间,我突然想起了这本书,就从网上下下来看,经过了十几年,读完了大学、研究生,谈过了恋爱并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参加了工作并有了些许社会经历。这个时候再读这本书,有了别样的感悟。读完这本书给我留下很多,甚至其中一个小小的细节都能引起我的思索和感触,使得我这个自小连日记都从不写的人,有了要写个读后感的冲动。然而坐在电脑旁,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少安一家为了生活、理想努力奋斗是立志,一家人亲情至上的感情是感人的,当然里面又充斥着那么多动人的爱情。每个人物都那么平凡、每个人物都那么鲜活、每个人物又都那么真实。

  少安为了家庭放弃了学业,从十三岁起就和父亲一起肩负起养活一大家的责任,为了家庭放弃了爱情,在收到青梅竹马的润叶的表白信,经过短暂的感情震动后不久,就从山西领回了不要一分钱彩礼大眼睛的媳妇贺秀莲。少安是不幸的,少安又是幸运的。不幸的是他生在了那样的时代、那样的家庭,使得他不能学习,只能回家劳动,他的家庭和自身情况又导致他不敢接受润叶真挚的爱情;幸运的是他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娶了不要一分彩礼而又懂事、吃苦耐劳的秀莲,并且顺应时代的潮流,走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他们的结合是合理且幸福的。虽然这导致了润叶的不幸,但试想如果当时少安回应了润叶,他们能够幸福吗?且不说田福堂会怎样接受不了他有文化有工作的润叶嫁给一个农民而百般阻挠,单就润叶能否回到双水村与少安一起支撑起一个大家庭就是一个问题,这不是说我们可爱的润叶不能吃苦,只是少安一心扑在了农村劳动上,他和润叶在知识水平和思想认识上是有差距的,他们不同于少平和晓霞的爱情,少平从没有放弃过读书学习,虽然他们的身份地位差距悬殊,但他们的心灵是相通的,思想是相通的,而且少平并不满于现状,以他的能力,加上晓霞利用她做地委书记的父亲的一点点关系,少平完全可以闯出一番天地。所以少安做出的是最符合实际、最正确的决定,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只是在他们正值壮年,各方面顺风顺水的时候,秀莲患癌症离世,给少安的一生蒙上了悲情的色彩。

  整部小说对少平这个人物用的笔墨最多,除了他和晓霞唯美浪漫的爱情引人注目外,他的成长过程想必激励了不少有志青年。无论是他衣着寒酸、食不果腹地在校园里学习,还是在双水村的小学校里教书;无论是他精疲力竭、满身伤痛地在黄原城揽工,还是在大牙湾的煤矿里挖煤。谁都不敢小瞧孙少平这个青年,因为他爱看书、能吃苦,并且有爱心、待人诚,这使得他在哪里都是个“人物”,并获得尊重。尤其是他爱书如命、如痴、如醉这点,既是他和少安的根本区别,也是他和晓霞能够相知相爱的基础。他有爱心。当平时看不起他,并举报他和郝红梅的暧昧关系的跛女子侯玉英有生命危险时,他能奋不顾身挺身相救。当为了能有一个好的前程“抛弃”他而与班长恋爱的“敌人”郝红梅被抓住偷手帕时,他能央求侯玉英父女息事宁人、放了她,并保守秘密。这无不显示了他的胸襟与大度。这样的人,平凡中透着不平凡,使人不能小觑。

  当然这里面还有许许多多个性鲜明的人。为了爱情始终不能自拔,而在向前残废后,又能回心转意、悉心照顾的可怜又可爱的润叶;在家里发生变故能临危不乱、悄无声息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家庭分忧,在上学时为了避免哥嫂矛盾而理解并拒绝大哥少安给钱的聪明懂事的兰香;为朋友两肋插刀、对朋友亲如手足,为心爱的藏族姑娘郁郁寡欢、魂牵梦绕、率性、痴情的金波;平时默默无闻并略显平庸,在关键时刻能承担起家庭责任,不计父母反对,全身心爱孤儿寡母的老同学郝红梅并结婚的善良、坚强的润生;用自己的生命爱着润叶的向前;吃苦耐劳、全身心爱着自己“二流子”丈夫的兰花。这些人的人生大多并不完美,但他们又都如此可爱,生命如花,他们在自己的生命里都尽情地绽放过。

  他们都给我以启示,教我以生活。
责任编辑:李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