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官风采 > 法官出镜
孟娜
——羽翼渐丰的80后法官
作者:王雪  发布时间:2014-05-07 09:58:15 打印 字号: | |
  80后的青春,迷茫、躁动,但同样有着奋斗、坚持和责任,80后的法官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书写出震颤心灵的青春故事,他们在现实中不断摔打、不断成长,在法治的国度里,坚守着法律的信仰,捍卫着法律的尊严。

  孟娜就是这样一位80后的年轻法官,在密云法院工作的7年中,她用不放弃、不言败的信念和行动,甩掉了内心的包袱、击退了质疑的目光、顶住了重重的压力,耕耘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自2005年入院工作以来,孟娜先后在组宣科、干部科、溪翁庄法庭担任书记员,2009年7月任助理审判员,从事民事审判工作至今。荣获两次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文明执法先进个人,并助力所在群体荣获“密云县工会先进班组”等称号。审判中,孟娜法官还特别注意培养调解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分析审理中原、被告双方的心理变化,灵活运用调解方式,使调解工作颇见成效,2010年度全年调撤率达90.4%,2011年度调撤率达89.4%,有效化解了当事人的矛盾纠纷。

             “勤奋丑小鸭变天鹅”

  因为入院后一直在后勤部门工作的缘故,没有书记员的工作经历,没有带自己入门的老师,2008年10月,刚到法庭的孟娜,对审判工作一无所知,孟娜只能通过听审、陪同其他法官下乡、看老审判员的庭审笔录来学习办案。从简单的离婚案件学起,从开庭程序学起,从丈量土地学起……大到如何与县级、镇级、村级机关单位沟通,小到如何鉴定、如何录入审判信息,孟娜都是从零开始,一点一点学习。终于,2009年7月,检验学习成果的时候到了,孟娜和同批通过法官考试的同事一起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别人都是跃跃欲试,但她心中却万分忐忑。起初的几个月,孟娜无论是上班还是下班,满脑子都是案子,每开一次庭,都做足了功课,生怕出错。逮着机会就与别人交流审判经验,讨论案件中的法律难题。顶着压力,凭着积累下来的法学功底,借助老审判员的帮助,从一开始宣布开庭时的惴惴不安,到最后一锤定音的平静镇定,孟娜经历了量变到质变,成功蜕变,张开了羽翼,开始飞翔。

             “心有百姓做热血法官”

  杨某家住河北,身为农民的他只会干些力气活,于是他便来到北京密云冯家峪镇帮助当地农户种地、打理山场,因为雇主家供吃供住,所以杨某一直未好意思开口追要工钱,一干就干了一年半。后杨某要求雇主支付拖欠的工钱,但是雇主一直不予理睬,于是杨某起诉到法院。

  可是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杨某提供的证据并不是十分充分,被告提供一份手写合同证明杨某与其并非雇佣关系,而是租赁关系,其坚决否认拖欠工钱的事实,并且还带来证人证实被告与原告并非雇佣关系。从案件的审理情况来看,由于表面证据不足,杨某很可能会承担举证不力的后果,输掉官司。

  因杨某家在外地,为了方便打官司,杨某一直在怀柔的旅馆居住,而住宿、吃饭、通讯的钱都是工友资助的。开庭当天,庭审结束后,杨某的工友留住了孟娜法官,讲述了杨某现在的困难处境,杨某也表示自己身无分文,连手机话费都交不起了,旅馆的房钱已经欠了好几天了,希望法官能尽快帮助自己讨回工钱。看到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样子,孟娜掏出身上全部的200元现金,塞到了杨某哦手中,“老杨,知道你现在不容易,钱不多,你先买点吃的喝的,再把手机费交上,如果还有什么困难,你再来找我。”

  第一次开庭结束后,杨某迷茫无助的眼神总在孟娜的脑海中浮现。一个外地农民工,身在异乡,无亲无故,无依无靠,靠自己的双手,来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期盼的就是发工钱的那一刻。而就是因为是外地人,他们无法靠自己的力量与雇主抗衡,付出了辛勤和汗水,却没有办法要回应得的血汗钱。如今杨某能够走进法院实属无奈之举,但开庭时被告全盘否认的态度以及被告提交的证人证言,让他看不到拿回工钱的希望。因此孟娜并没有简单地根据举证责任对案件一判了之,决心一定要查清案件事实,一定要帮助杨某要回工钱。她多次深入实地进行调查,耐心地向周围的农民了解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被告哑口无言,并同意支付了拖欠杨某的工钱。

  拿到拖欠工资款的杨某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高兴地说:“真没想到欠款这么快就能讨回来了,这多亏了您孟法官,我一定要感谢您!”和杨某一同来的工友提醒道:“你给孟法官做个锦旗送来。” 孟娜忙回绝道:“您现在处境这么困难,吃饭都成问题,还欠了工友那么多钱,要回来这些血汗钱不容易,留着钱自己花吧,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您的感谢我们心里都记下了。”

             “审判职能转化服务一方”

  孟娜以不懈的努力不断总结自己和他人的审判经验,钻研审判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从事审判的三年中,先后向县民政局、溪翁庄村民委员会、辖区内供暖公司发去司法建议,这些司法建议受到了几家单位的高度重视,针对提出的问题认真进行研究,并制定整改措施,对司法建议均给予了认真回复。

  孟娜以为生立命的热情关注社情民意,关注社会发展,最大限度的延伸司法功能,现身说法,多年进行普法宣传。根据自己的审判实践和法学知识向社会大众普法宣传,释法解惑,撰写案件信息和法制文章。此外,孟娜所办的案件还曾受到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密云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台的关注,其还经常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栏目中做客接受访谈。为此,孟娜多次获得院内的信息、新闻宣传先进个人,成为该院法制宣传的排头兵。

  “个案虽小,但事关群众利益事大”,孟娜深知这句话的分量。80后温婉平和的外表下是她特有的刚毅和果敢,蕴藏着对公正的信仰、对法律的执著。柔肩担重任,纤手持公正,正是这种外柔内刚的个性,正是这种对法律的信仰与忠诚,她的青春才会短暂而深刻、平凡而感动,她将继续在审判的事业上踏歌而行。
责任编辑:李铁静